中国传统文化之文房四宝
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,即笔、墨、纸、砚。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“文房四宝”,大致是说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。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书,或能画,或既能书又能画的,是离不开笔墨纸砚这四件宝贝的。
“文房”之名,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(公元420—589年),专指文人书房而言,以笔、墨、纸、砚为文房所使用,而被人们誉为“文房四宝”。文房用具除四宝以外,还有笔筒、笔架、墨床、墨盒、臂搁、笔洗、书镇、水丞、水勺、砚滴、砚匣、印泥、印盒、裁刀、图章、卷筒等等,也都是书房中的必备之品。
美文赏读
文房四宝与中华文明
齐 儆
“文房四宝”首先是书绘符号和文字(包括图画文字)的工具与材料。符号和文字的发明与运用使人类社会为之改观。符号化的思维与行为,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。蒙昧、野蛮时代与文明时代区别的主要标志,就是文字的发明与使用。文字帮助人类创造文化、传播知识。文字在促进民族、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中,在加强民族、国家的团结与凝聚上,都起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文字的书写是离不开表现它的工具与材料的,离不开笔、墨、纸、砚。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没有“文房四宝”就没有我国古代发达的经济、灿烂的文化,就没有伟大的中华文明,中国也就不会成为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明古国。
“文房四宝”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绘写工具与材料,掌握与运用“文房四宝”,创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书法和国画。可以说没有“文房四宝”就没有中国的书画艺术。譬如只有以毛笔用墨及砚,在宣纸上,才可表现独具中国风格的书画,才能体现特有的中华文明之神韵。宣纸具有润墨性,施墨于上,可分五彩(焦、浓、淡、枯、湿),墨色斑斓,淋漓流畅。国画追求笔墨气韵,尤其水墨写意,更为注重墨韵,纸性渗墨散彩,层次分明;纸质净洁柔韧,涩滑适意。于上用墨,可生独特艺术效果,真可谓,运笔作字,龙蛇飞动,可得烟云尽态之姿,能获五颜六色之效。挥毫勾画,肆意渲染,尽显“六法”气韵之神,俱收缥缈空灵之妙。
再有“文房四宝”在其发展过程中,实用性与艺术性逐步结合,成为既有文具功能,又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。无论是笔是墨还是砚,往往都经过雕饰、装潢,甚至纸张也是有一定的美形与花色。“此行不为鲈鱼脍,自爱名山入剡中。”(李白)它们不仅可供使用,更可欣赏收藏,成为文玩清供。
最后,在长期的中华文化发展史上,“文房四宝”本身也蕴涵了文化内容,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历代称颂“文房四宝”的诗文,就是这方面很好的体现。“砚铭”也是其中重要的内容。
铭文是镌刻于器物或碑石上的“以称功德,以申监诫”的文体。砚铭是镂契在砚石上的铭文。砚铭常常表现砚主的思致、德操、藻志、情趣。民族英雄岳飞为其藏砚题铭:“持坚,守白,不磷,不缁。”(典出《论语·阳货》)后来,民族英雄文天祥又在砚侧镌刻铭文:“岳忠武端州石砚向为君直同年所藏,咸淳九年十二月十有三日寄赠,天祥铭之曰‘砚虽非铁,难磨穿心,虽非石如其坚,守之弗失道自全。’”沅茝醴兰,忠荩高致,镌石铭砚,坚洁昭质,抒发了崇高理想,显示了坚贞气节。
一方石砚,就地质学意义上讲,只是一块岩石。若镂记于石,铭志于砚,此块“石头”便大不相同了。明清之际学者朱舜水在其一首《砚铭》中说:“砚以文重,文以人重……苟违斯义,瓦砾无用。”一方铭砚,尤其贤德铭砚,就不仅是一件文具,一种文玩,它已是文化精神的载体,其本身也成为文化。
“文房四宝”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,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。今天,我们应当弘扬传统文化,光大中华文明,为振兴中华作出贡献。
(摘编自《中国的文房四宝》)
成语典故
◆文房四宝
【出处】宋代梅尧臣《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纸砚》:“文房四宝出二郡,迩来赏爱君与予。”
【释义】文房四宝,是指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(书画用具),即笔、墨、纸、砚。
◆笔饱墨酣
【出处】清代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:“张孝祥《六州歌头》一阕,淋漓痛快,笔饱墨酣,读之令人起舞。”
【释义】笔力饱满,用墨充足。形容诗文酣畅浑厚,很有气势。
◆笔精墨妙
【出处】唐代鲁收《怀素上人草书歌》:“吾观文士多利用,笔精墨妙诚堪重。”
【释义】笔触精到,着墨巧妙。形容书法、绘画、诗文等的技法巧妙,笔意精微。
◆调墨弄笔
【出处】汉代王充《论衡·佚文》:“天文人文,文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?载人之行,传人之名也。”
【释义】指玩弄文字技巧。
◆磨穿铁砚
【出处】元朝范康《竹叶舟》第一折:“坐破寒毡,磨穿铁砚,自夸经史如流,拾他青紫,唾手不须忧。”
【释义】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。比喻读书用功,有恒心。
◆笔困纸穷
【出处】宋朝陈亮《与应仲实书》:“胸中所怀千万念,遂为仲实言之,而笔困纸穷,不能以究。”
【释义】谓所写文字极多。
◆笔老墨秀
【出处】明朝宋濂《跋东坡书〈乳泉赋〉后》:“李侍郎微之,谓笔老墨秀,挟海上风涛之气,当为海内苏书第一,诚知言也。”
【释义】指笔姿老到而墨韵清秀。
猜你喜欢
文房四宝中华文明中华民族
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?军事文摘(2022年20期)2023-01-20 22:54:59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小学生学习指导(中年级)(2021年9期)2021-09-27 06:24:32文房四宝智慧少年·故事叮当(2021年6期)2021-08-02 14:51:20走近文房四宝趣味(作文与阅读)(2021年3期)2021-07-19 06:10:34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“非遗”北广人物(2020年51期)2021-01-10 11:26:28追寻“华胥氏”——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当代陕西(2020年16期)2020-09-11 06:21:30见证中华文明的甲骨文正在从高冷变得亲近当代陕西(2019年22期)2019-12-18 05:32:22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当代陕西(2019年21期)2019-12-09 08:36:10文房四宝小雪花·初中高分作文(2019年4期)2019-07-01 02:34:39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—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(2019年3期)2019-03-18 11:48:21
《学习方法报》读写拍档高中版2024年1期
《学习方法报》读写拍档高中版的其它文章“知人与自知” 导写及佳作展示享受过程才能与素养温州交警发来的不是罚单,而是“表扬信”!你收到了吗?“公园20分钟理论”火了,成当代人“精神快充”方式“变脸绝活”!蓬安一唐氏女孩艰难逆袭成就传奇人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