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和下西洋船队还原:单艘宝船 148 米,超欧洲旗舰
你知道吗,在咱们中国古代,有一场超厉害的海上远航活动,那就是郑和下西洋。从 1405 年到 1433 年,郑和带着船队一共进行了七次航行,这在当时可是轰动一时的大事儿。
咱先聊聊郑和这个人。郑和早年的经历,史料记载得不是特别详细。但咱们知道,在靖难之役中,他立了功,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信任。据说,朱棣在确定下西洋人选的时候,还专门问过相士袁忠彻,郑和适不适合当正使太监,得到肯定答复后,才放心让他带队。
郑和下西洋,可不是一时兴起,那时候中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已经相当牛了。从先秦就有造船业,到隋唐,沙船和福船相继出现,还有水密舱结构、榫钉接合与油灰捻缝技术等,都让船更安全、更牢固。宋元时期,铅锤测海、指南针导航、航海针图等先进航海技术也发展起来了,郑和下西洋的时候,就用上了海道针经结合过洋牵星术,这在当时可是最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。
重点来了,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那叫一个庞大。船队里的船种类可多了,有宝船、马船、粮船、坐船、战船等。其中,宝船是船队中的 “扛把子”,那规模大得超乎想象。《明史》里记载,最大的宝船长 44.4 丈,换算成现在的长度,大概是 148 米,宽 18 丈,也就是 60 米。我的天,这得有多大!而且宝船有四层,船上 9 桅可挂 12 张帆,锚重几千斤,排水量 2500 多吨,能容纳上千人。亲随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巩珍说宝船 “体势巍然,巨无与敌,蓬帆锚舵,非二、三百人莫能举动”,想想那场面,真是太震撼了。
郑和船队每次出航,那阵仗特别大。光宝船就有 60 多艘,再加上其他船,总共 200 多艘,人数都在二万七千人左右。这么大规模的船队,在当时的世界上那是独一份儿。
咱们再看看同时期的欧洲船队。哥伦布向美洲探险的船队,就三条帆船,才 90 名水手,旗舰 “圣玛丽亚” 号排水量不到 100 吨。葡萄牙航海家达・伽马远航印度的船队,用的是当时欧洲最精良的四条新下水的海船,旗舰长度不足 25 米,载重只有 120 吨,整个船队也就 160 人。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船队由 5 条帆船组成,两条 130 吨级,一条 60 吨级,水手总数 256 人。这么一对比,郑和的宝船简直就是 “巨无霸”,把欧洲的旗舰远远甩在后面。
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可太大了。他们的航行范围广,去过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,最远到达东非和红海。不仅带回了各种奇珍异宝、香料药品、异国动物,还促进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,维护了中国与邻国的友好关系。
不过,关于郑和下西洋,也有一些学术争议。比如说宝船的大小,虽然很多文献都记载了宝船的尺寸,但因为没有实物,也有部分学者觉得这个规模太大,不太可能在明朝出现。还有航行范围,中国学术界大多认为郑和最远只到非洲东海岸,可其他国家学术界有不同看法,像英国地图学家弗拉・毛罗、澳大利亚学者菲茨拉德、马来西亚学者祖菲加等,都提出了不同的推测,但这些观点都被中国学术界否认了。
郑和下西洋这段历史,真的太了不起了。它展现了咱们中国古代强大的航海实力和对外交流的积极态度。大家要是对这段历史感兴趣,可以多去了解了解,说不定会发现更多有趣的事儿。
请大家动动发财的小手,点赞关注,祝大家都发财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